标杆100丨重工职院:用国产工业软件作答“双高”建设答卷
【编者按】为响应教育强国战略,构建行业多方共赢的生态合作体系,中望软件牵头与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、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、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等单位,联合推出“标杆100”案例计划,邀请100位教育行业标杆先行者,分享在培养国家战略人才过程中的实践和经验。本期走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,以下根据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裴江红教授的教育实践经验整理。
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1956年建校,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、国家级“双高计划”建设高水平学校(B档)建设单位,下设机械工程学院(以下简称“学院”),是“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”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建设单位。学院在机械工程领域 “打造高水平专业建设”,内涵丰富。旨在对接重庆 “33618”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,紧密围绕装备制造产业,培育机械工程专业优势。一方面,提升师资队伍质量,吸引行业领军人才,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,增强教学与科研实力;另一方面,优化专业设置,以机械设计与制造、模具设计与制造、数控技术机电设备技术、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为核心,强化专业内涵建设,形成专业群优势,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学院竞争力位列重庆地区第一,在全国具有突出影响力。
从教学到科研的全链条升级
近期,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“双高计划”建设终期验收中斩获 “优秀” 佳绩,其凭借 “重工模式” 开辟出一条极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 “重工之路”。然而,在机械工程领域全力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征程中,学院面临双重挑战:受西部地理位置以及职业院校科研实力的双重制约,招揽顶尖学科带头人困难重重;产学研融合机制不畅,致使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之间难以顺畅对接。在此背景下,在此背景下,学院与中望软件的深度合作成为破局关键 —— 双方以国产工业软件为核心引擎,构建 “数字技术 + 专业建设” 协同体系,为西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范本:
双方以 “国产工业软件现代产业学院” 为载体,打造集教学实训、技能竞赛、1+X 认证、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基地。通过成立国产软件测试中心与技术服务中心,引入中望 3D/CAD 等核心软件,将企业真实项目(如复杂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流程优化)融入教学场景,实现 “课堂即职场” 的沉浸式培养。例如,《机械设计基础》课程中,学生利用中望3D直接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案例,大大提升专业技能。依托中望软件支持,学生参加"成图大赛中望杯"等赛事,运用中望CAD/3D完成机械图纸绘制与模型构建,提升软件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。
在课程体系重构上,校企联合开发《三维造型设计 —— 基于中望 3D》等特色课程,将行业标准、企业案例与软件实操深度融合,培养学生掌握复杂机械结构仿真分析等前沿技术。机械工程学院裴江红教授指出:“通过中望软件的全流程应用,学生从‘知识学习者’转变为‘技术解决者’,课程设计周期缩短 30%,创新方案产出量提升 40%。”
为破解“双师型”师资瓶颈,双方实施“双向赋能”机制:中望软件为教师提供企业内训与技术场景实践,企业技术骨干则入驻学院授课,实时传递行业最新动态;同时,校企联合组建科研团队,围绕工业软件应用难题展开攻关,例如复杂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流程的优化等,实现校企双方技术实力的同步提升同时减少物理实验成本。
这种深度协作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,更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级项目,实现“学习—实践—就业”的无缝衔接。
双方的紧密合作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果。学院成功获批中望软件 “岗课赛证” 融通项目全国试点院校,成为重庆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,形成了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校企协同育人宝贵经验。从人才培养维度来看,参与合作项目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。数据清晰表明,持有中望认证的学生在就业率、薪资水平以及岗位适应速度等方面,均显著优于普通学生。
从技能培育到生态安全的多维突破
“学院已全面采用中望CAD/3D替代国外软件,显著提升教学、科研效能与战略安全价值。”裴江红院长介绍道。双方合作成果以 “可量化、可复制、可推广” 为显著特征:
●育人质量跃升:学院获批中望软件“岗课赛证”融通全国试点院校(重庆唯一高职),持中望认证学生初次就业率达 98%,较未持证者高 20%;平均薪资提升 15%,岗位适应周期缩短 30%。
●教学科研提效:中望3D支持复杂机械结构仿真分析,使机械创新项目设计验证周期缩短40%。
●战略安全筑基:消除数据泄露风险,学院科研数据与教学资源安全性提升,成为西部职业院校“卡脖子”技术突围的典型样本。
面向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,学院与中望软件计划进一步拓展合作版图,整合企业技术、行业资源,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接轨。与中望软件共建"开放教育生态联盟",建立课程共建-技术共研-人才共育协作机制,拓展智能制造、虚拟仿真等领域的实训资源开发与基地建设。联合研究所,发挥科研优势,通过专业交流、外聘导师机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;行业协会整合企业资源,搭建实习就业平台。三方联合攻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,通过课题合作、团队共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,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育创新型工匠人才,全力打造“教育链-产业链-创新链”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,实现教育质量与产业需求的双向优化提升。
关于中望软件
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,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CAx解决方案商,拥有7大全球研发中心,深耕教育领域16年,为超4000所院校及8.5万所K12机构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支持。
关于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
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2017 年于北京成立,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业务指导,挂靠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。秘书处设在电子五所,自成立以来,积极发挥行业纽带作用,持续开展产业研究、公共服务、生态培育等多项工作,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发展。
关于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
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11 家主要成员单位共同组建,中心于 2022 年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复筹建,聚焦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与生态建设,推动国产替代。
关于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
由工软数创牵头组建,院士领衔专家团队,汇聚近百家单位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,主攻设计与仿真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。

